在生物实验室里,冻存管几乎是每个科研人员的“老朋友”——无论是保存细胞、菌种,还是珍贵的样本,都离不开它。但你知道吗?选错冻存管或操作不当,可能导致样本污染、管体破裂,甚至珍贵数据丢失!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冻存管的使用门道,帮你避开那些“坑”。
一、冻存管究竟有什么用?
冻存管看似普通,却是实验室的“隐形守护者”。它能耐受-196℃液氮超低温环境,长期保护样本活性。比如:
细胞冻存:实验室培养的细胞需要长期保存时,冻存管搭配冻存液是关键。
样本库建设:医院或科研机构常用冻存管存储血液、组织等生物样本。
试剂分装:高价值试剂按需分装,避免反复冻融影响效果。
二、挑选冻存管的3个关键点
1. 材质安全第一
优质冻存管采用医用级聚丙烯(PP材质),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素析出。注意避开回收料制作的廉价管,长期低温可能脆裂。
2. 密封性决定成败
旋盖设计优于插盖,螺旋纹紧密的盖子能有效隔绝水汽和污染。测试方法:装入有色液体后倒置,用力摇晃不漏液即可。
3. 规格适配需求
常用容量有0.5ml、1.0ml、1.5ml、2ml、5ml等。小样本建议选带内部螺纹的冻存管,避免液氮渗入;如需直接离心,认准底部锥形设计款。
三、使用冻存管的常见误区
错误1:装得太满
液体冷冻后体积膨胀,建议装入量不超过管体的80%。
错误2:忽略标记
长期保存时,用耐低温油性笔标注信息,避免标签脱落。
错误3:直接室温解冻
细胞复苏推荐37℃水浴快速解冻,避免冰晶损伤样本。
四、延长冻存管寿命的小技巧
液氮储存时使用专用冻存盒,避免管子相互碰撞破裂。
重复使用前需彻底清洗,并用紫外线或高温灭菌。
若管盖密封圈老化导致闭合不严,请及时更换新管。
为什么专业实验室更看重细节?
在生物样本保存领域,每一处设计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。比如,安进特冻存管采用医用级原料一体注塑成型,管壁均匀耐冲击;螺旋盖可实现防漏。此外,管身预印刻度线让实验操作更便捷安全。